稷山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21-04-16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信息索引号 | 发布时间 | 2021-04-16 | |||
发布机构 | 文号 |
稷山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稷山调查队
(2021年4月15日)
2020年,是我县经济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四为四高两同步”和市委、市政府“五抓一优一促”安排部署,在极其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县经济经受住了考验,县域经济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2225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5780万元,增长3.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02349万元,增长9.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74126万元,增长2.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4%。
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170人,其中,创业就业人数129人,城镇失业人员1247人,再就业人数838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317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840人。公开招聘农村小学教师、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一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6人。
全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0%,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1.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4.9%。
表1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 | 比上年增长(%) |
居民消费价格 | 3.0 |
其中:食品 | 0.2 |
衣着 | 5.1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5.1 |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 4.9 |
交通和通信 | -4.0 |
教育文化和娱乐 | 1.5 |
居住 | 10.0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4.3 |
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69165万元,增长8.2%。其中,税务59679万元,增长6.1%;财政9486万元,增长2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928万元,增长10.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0509万元,增长13.6%,用于民生相关投入达到167044万元,增长13.3%,占总支出的83.3%,其中,教育支出42008万元,增长3.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966万元,增长14.5%;农林水事务支出27166万元,下降0.6%;医疗卫生支出20151万元,增长25.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672万元,增长19.3%;科学技术支出723万元,下降1.6%。
全年全县共引进各类项目29个,到位资金21.9亿元,签约项目29个,已开工25个,开工率达86.2%,签约资金339.64亿元。
二、农业
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689800.46亩,增长2.8%。其中,夏粮种植面积373667.7亩;秋粮种植面积316132.76亩,增长8.8%。
全年粮食产量265460.4吨,增长7.6%。其中,夏粮121805.12吨,增长2.3%;秋粮143655.28吨,增长12.5%。
2020年,成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稷山庆丰收活动暨第十届板枣文化节。全县蛋鸡存栏达1000.62万只,稳居全省首位,晋龙集团被评为“第六届中国畜牧行业品牌建设先进企业”。全年建设高标准农田3.4万亩,全县水浇地面积占到84%。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机收率达98%,我县被评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省级有机旱作节水示范县和省级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全省7家)。全年建成美丽乡村集中连片区3个,园林村20个。1506家家庭农场录入全国系统。
表2 全县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红枣 | 吨 | 45897 | 3.7 |
葡萄 | 吨 | 15478 | 23.1 |
蔬菜 | 吨 | 32794.2 | 4.3 |
苹果 | 吨 | 15827 | -1.4 |
桃 | 吨 | 36779.2 | -8.5 |
柿子 | 吨 | 940.5 | 29.6 |
禽蛋 | 吨 | 104440.24 | -20.21 |
鸡存栏 | 万只 | 1000.62 | 3.6 |
鸡出栏 | 万只 | 429.83 | 27.74 |
猪存栏 | 头 | 49220 | 34.46 |
猪出栏 | 头 | 63881 | 4.62 |
三、工业
全年全县2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1336165万元,增长4.7%;增加值227324万元,增长11.3%。
分类别看,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16919万元,增长11.8%;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0405万元,增长1.4%。
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4693万元,增长3.5%;纺织业增加值1079万元,下降10.9%;造纸和纸制品业增加值1427万元,下降8.5%;医药制造业增加值1171万元,增长12.5%;金属制造业增加值490万元,下降14.8%。六大高耗能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4389万元,下降6.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32622万元,下降0.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90684万元,增长23.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7151万元,下降1.7%。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4693万元,下降1.8%;税金总额23835万元,增长11.7%。
全年全县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065户,同比增长26.7%,小升规企业完成8家,全省民企100强我县占到3家。
表3 全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粗钢 | 吨 | 1153772 | 29.5 |
铁合金 | 吨 | 405209 | 5.4 |
中成药 | 吨 | 470 | 7.5 |
饲料 | 吨 | 270853 | 11.8 |
纸制品 | 吨 | 26492 | 6.1 |
化纤布 | 万米 | 3777 | -6.3 |
纱 | 吨 | 1250 | 85.4 |
生铁 | 吨 | 924750 | 28.9 |
机制纸及纸板 | 吨 | 2893 | -22.4 |
水泥 | 吨 | 117038 | -1.5 |
钢材 | 吨 | 1120085 | 29.2 |
四、能源
全年全社会用电总量19.1亿千瓦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0.3亿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1.7%;第二产业用电14.6亿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76.8%,其中,工业用电14.6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1.7亿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9.2%;城乡居民用电2.4亿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12.4%。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02.1万吨标准煤,增长5.6%。其中,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94.1万吨标准煤,增长5.2%。高耗能行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51.9万吨标准煤,增长1.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24.5万吨标准煤,增长11.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3.5万吨标准煤,增长1.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1万吨标准煤,下降11.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0.1万吨标准煤,增长4.1%。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9637万元,增长11.0%。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274110万元,增长29.1%;500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102538万元,下降7.2%。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投资60538万元,增长1.0%;非国有投资369099万元,增长12.0%,其中,民间投资369099万元,增长12.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9491万元,增长42.0%;第二产业投资256315万元,增长32.0%;第三产业投资123831万元,下降23.0%。
表4 全县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行 业 | 投资额 (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总计 | 429637 | 11.0 |
农林牧渔业 | 49854 | 30.9 |
制造业 | 247037 | 34.8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9042 | 93.4 |
批发和零售业 | 20689 | -30.7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5658 | -57.6 |
房地产业 | 52989 | -24.3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36186 | 11.3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7946 | 445.7 |
采矿业 | 236 | -96.0 |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05个(不含单纯购置),新开工项目78个(不含单纯购置),本年竣工项目78个(不含单纯购置)。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2个(不含单纯购置),计划总投资748879万元,完成投资274110万元。
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52989万元,下降19.5%。其中,住宅投资49904万元,下降13.72%。
全年全县建筑业总产值39632万元,增长3.3%。
六、国内外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032.5万元,下降5.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9976.4万元,下降1.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6056.1万元,下降17.0%。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83955.7万元,下降6.9%;住宿和餐饮业餐饮收入42076.8万元,增长1.3%。
全年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130722万元,下降12.01%。其中,进口额102472万元,下降7.25%;出口额28250万元,下降25.8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县公路总里程881.63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163公里,一级公路74.374公里,国道24.002公里,省道54.244公里,县道151.083公里,乡道292.656公里,专用公路3.282公里,村道313.209公里。
全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4129.2万元,增长18.0%,邮政业务总收入3856.8万元,增长8.0%。国内函件4823件、国内包件52.4万件、报刊累计数452.7万份、杂志累计数8.1万份、汇兑17.0万元、包裹154万元、报刊发行162.6万元、特快专递39.6万元、邮政储蓄年末余额18.6亿元、邮政局所11处。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2.3万户,4G用户24.3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1.9万户。
全年全县旅游总收入6.23亿元,接待国内旅游者60.3万人次。
八、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66510万元,比年初增加154296万元,比年初增长12.7%,其中,住户存款1141532万元,比年初增加131942万元,比年初增长13.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81491万元,比年初增加71656万元,比年初增长17.5%。
年末全县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余额573338万元,比年初增加67500万元,比年初增长13.3%;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350633万元,比年初增加45168万元,比年初增长14.8%。
年末全县村镇银行人民币存款余额24705万元,比年初增加8525万元,比年初增长52.7%;村镇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10539万元,比年初增加4611万元,比年初增长77.8%。
全年全县人寿保险业务保费收入13533.7万元,增长5.4%,支付赔款及给付3096.3万元,增长15.2%。全年全县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3279.7万元,下降11.0%,支付赔款及给付2523.2万元,增长32.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62所,小学96所,普通初中15所,普通高中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全年全县普通高中招生2108人,在校生6223人,毕业生2107人。初中招生3107人,在校生9535人,毕业生3387人。普通小学招生4343人,在校生24309人,毕业生3280人。幼儿园招生3503人,在园幼儿12733人,毕业幼儿4615人。全县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实现免费全覆盖,惠及学生1700人。年末全县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9.5%,初中三年保留率达99.0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79%。高考全县文理两大类二本B类达线1061人,达线率42.2%。
全年全县发明专利申请量27件。
年末全县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和计量检定技术机构1个,检测中心1个。全年监督抽查110家企业33类210种产品和商品,共计1460余批次。
全年全县新增注册商标424件,新增个体工商户236户,新增企业数979户,其中,有限责任公司805户,有限责任分公司30户,个人独资企业247户,个人独资企业分支3户,非公司法人分支机构8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8户。
全县共有气象台站13个,预警信息发布平台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1个,电子显示屏7个。天气预报喇叭114个,覆盖全县57.2%的乡村。全年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5次,防雹、增雨累计受益面积800平方公里,增雨量800立方米。
全县共有专业综合地震台站1个,全年M3.0-M3.9级地震0次,M4.0-M4.9级地震0次,最大震级0.8级。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7个,农村文化活动场所200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电视台1座,电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1座,一百瓦以上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1.2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全年共计放映电影2389场,其中,农村电影2200场,农村寄宿制学校电影189场,观众人数达35万人次。
全县共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项(高跷走兽、高台花鼓、麻花传统制作技艺、螺钿漆器技艺、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2020年,稷山县蒲剧团被授予省戏剧研究所“创作研究基地”。民俗鼓舞剧《稼穑风》在全国农民丰收节期间精彩亮相,获得好评。我县选送的舞蹈节目《庆丰收》荣获全市“我有拿手戏”群众文艺展演金奖。“墨韵遗风”明清匾联拓片展入选“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县级仅此一家。音乐作品《使命——致敬抗击疫情一线的勇士们》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刊登。
全年稷山电视台共采编新闻2200条,稷山报社共刊发《稷山新闻》54期,稿件1000篇。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89个,其中,公立医院4个,民营医院12个,乡镇卫生院7个,分院4个,诊所(医务室)63个,村卫生室199个。全县卫生健康系统拥有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895人,注册护士1204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264张,其中,公立医院1160张,乡镇卫生院539张,民营医院565张。县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均排名全省第一,我县被确定为全省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示范县。
全年全县共有体育馆1个,全年我县运动员在省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得4枚金牌、2枚铜牌。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共投入扶贫资金2237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拨付扶贫资金1052万元,市级拨付585万元,县级拨付600万元。截至年末,全县2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3193户8557人全部脱贫。全年帮扶贫困群众县内外就业2900人,“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均收入达到10290元。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60元,增长6.4%。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98元,增长5.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28元,增长7.4%。
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9655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613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630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18630人。年末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02556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56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7507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1700人。
全年全县共审定城市低保对象162户305人,共发放城市低保金189.7万元。审定农村低保对象1741户3448人,共发放农村低保金1526.9万元。全年共发放五保供养经费562万元。全年大病救助1090人次,发放医疗救助146万元。全年各类收养性单位床位数1400余张,收养人数820人左右,接受社会捐赠款441.4万元。全年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415人,共发放补助款1693.7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3.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5万亩,封山育林0.7万亩。
年末全县公园绿地面积61.9744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5.74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5.71平方米。县城绿地总面积294.4777万平方米,绿地率33.2%,绿化覆盖总面积348.670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9.31%。
全年全县总用水量9871.8万立方米,其中,城镇生活用水量488万立方米,农村生活用水量335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538.9万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9.9立方米。
全年农田灌溉面积45.7万亩,其中,机井灌溉面积14.3万亩,黄(汾)实际灌溉面积12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6.8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05万亩。
全年全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650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100%。县城环境空气PM2.5实现自动监测,全年二级以上良好天气230天,同比增加95天,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3天。汾河柴村桥断面稳定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
全年全县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291万元,增加52.9%;农作物受灾面积40247亩,减少52.2%。
全年全县工矿商贸行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0起,死亡0人;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2起,死亡2人;生产经营性消防火灾事故0起,死亡0人。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稷山统计年鉴2021》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公报中财政、林业、邮政、电信、金融、旅游、保险、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交通运输、对外贸易、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
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2、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在一年内自然增加的人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年平均人数之比。
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4、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家庭在调查期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5、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将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扣除各类相应的支出后,得到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后的收入。
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3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
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8、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9、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反映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总量,是研究国内零售市场变动情况、反映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
11、公路里程指在一定时期内实际达到《公路工程[WTBZ]技术标准JTJ01-88》规定的等级公路,并经公路主管部门正式验收交付使用的公路里程数。
12、专利申请量指专利机构受理技术发明申请专利的数量,是发明专利申请量、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之和。
13、森林覆盖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
14、绿化覆盖率是指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15、绿地率是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16、水资源总量是指降水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的产水量,即河川径流量和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
17、用水量是指用水户所使用的水量,通常是由供水单位提供,也可以是由用水户直接从江河、湖泊、水库(塘)或地下取水获得。
18、PM2.5是细颗粒物的简称。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19、痕量氢是通过测量地下氢气的痕含量来捕捉地震的前兆异常。
聚合力攻坚克难 谋新篇奋发有为
—2020年稷山县经济发展评述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县委县政府以“六稳”“六保”为主线,紧紧扭住“五抓一优一促”目标不放松,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在抓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在抓招商引资的同时,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建设,确保了全县经济高质量平稳健康发展。
一、经济规模持续壮大,发展效益不断提升
2020年,全县经济从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负增长到二三四季度的逐步持续性恢复,是得力于县委县政府在“一产提品质创品牌,二产促升级增收益,三产挖潜力壮规模”的思路引领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的结果,确保了全县经济从低谷到逐步恢复。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22255万元,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45780万元,增长3.9%;第二产业完成302349万元,增长9.2%;第三产业完成474126万元,增长2.6%,全县经济规模发展不断壮大。三次产业比例为15.8:32.8:51.4,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一)农业经济稳步增长,乡村振兴加快推进
2020年,全县以农村脱贫攻坚为根本,大力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培育壮大有特色、可持续的乡村产业。以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着力点,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企业,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年粮食产量达到2.65亿公斤,增长7.6%。其中,夏粮1.22亿公斤,增长2.3%;秋粮1.44亿公斤,增长12.5%。二是畜牧业增势良好,蛋鸡存栏达1000万只。年末全县蛋鸡存栏达1000.62万只,增长3.6%,稳居全省首位,禽蛋产量达10.4万吨,猪存栏49220头,增长34.5%。三是蔬菜水果持续增长。2020年,全县蔬菜产量3.28万吨,增长4.3%。红枣产量4.59万吨,增长3.7%;桃和苹果产量3.68万吨、1.58万吨;葡萄产量1.55万吨,增长23.1%。
(二)工业经济较快发展,转型升级效果明显
202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33.6亿元,这得益于全县2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稳步发展,特别是在产值占比83.9%的铭福钢铁、东方资源、永东化工、永祥煤焦和阳煤泉稷5家企业的带动下,形成了竞相发展的工业经济新格局。年初,全县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受到了不小影响,但是随着疫情的逐步消失,全县经济在工业经济的较快带动下开始逐步回升,下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了10.9%、10.8%、11.3%、12.3%,12.8%、11.3%的双位数较快增长,为全县经济发展发挥了助推器的作用。
(三)服务业潜力不断挖掘,成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2020年,全县大力发展商贸业、房地产业、金融业、文化旅游业等服务业,第三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全年服务业完成增加值474126万元,增长2.6%,总量已占到全县经济的51.4%,服务业的稳步增长,为全县经济发展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除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受疫情影响没有恢复以外,其余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都稳步增长,其增速分别达到了3.0%、7.9%、4.7%、3.9%、3.9%。
二、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2020年,全县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以招商引资为攻坚点,坚定不移抓项目促投资,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斗姿态,确保了全县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9637万元,增长11.0%。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49491万元,增长42.0%;第二产业完成256315万元,增长32.0%;第三产业完成123831万元,下降23.0%。按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完成260458万元,增长11.0%;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完成134760万元,增长44.0%;其他费用完成34419万元,下降43.0%。按控股类型分:国有完成60538万元,增长1.0%;非国有完成369099万元,增长12.0%。
三、商业经济稳定恢复,贸易领域降幅持续收窄
2020年,全县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商贸领域的冲击,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号召批发、零售、餐饮等行业积极开通线上服务,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督促企业及个体户积极复工复市,向消费者发放优惠券等形式,使商贸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6033万元,下降5.5%,与一二三季度-12.7%、-9.3%、-8.5%相比,降幅逐步收窄,商贸发展逐步恢复。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快于乡村,城镇169976万元,下降1.0%,乡村56056万元,下降17.0%。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餐饮收入42077万元,增长1.3%;商品零售额183956万元,下降6.9%,餐饮收入增速快于商品零售8.2个百分点。
四、财政收入扭负转正,金融存贷款余额稳步增长
2020年,全县积极优化营商环境,鼓励企业克服疫情困难,对起支柱作用的规模以上、限额以上企业及时出台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政策,确保了企业健康稳步发展,为全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税收收入,年底财政收入接近7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69165万元,增长8.2%,其中,税务系统完成59679万元,增长6.1%;财政系统9486万元,增长2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928万元,增长10.9%,其中,税务系统完成22442万元,增长6.0%;财政系统完成9486万元,增长24.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66510万元,较年初增加154296万元,增长12.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81491万元,较年初增加71656万元,增长17.5%。
五、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民生福祉加快提升
2020年,全县城乡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迈上新台阶。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598元,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28元,增长7.4%,快于城镇居民2.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36下降为2.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六、市场物价小幅波动,生活保障持续稳定
2020年,持续稳定的物价水平对全县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作用。年末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定,同比上涨3.0%,处于合理增长区间。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中,除交通和通信下降外,其余均呈稳定上涨态势,其中,食品烟酒上涨0.2%、衣着上涨5.1%、居住上涨10.0%;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5.1%、医疗保健上涨4.9%、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5%、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