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网站支持IPv6 登录 | 注册

2020年稷山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4月21日在稷山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时间:2020-04-29           字体大小:【   中  小 】

信息索引号 发布时间 2020-04-29
发布机构 文号

  稷山县人民政府县长   吴 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负重前行、爬坡过坎的重要之年。一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和转型发展带来的内外压力,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打造“四基地一名城”和全面建成小康稷山战略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负责、攻坚突破,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持续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推动了县域经济逆势前行,保持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9.7亿元,增长6.8%;财政总收入完成6.39亿元,增长2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8亿元,增长1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1.4亿元,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5.7亿元,增长8.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9亿元,增长7.7%;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4.9亿元,增长1.4%;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29030元和12316元,增长7.4%和9.7%。九项指标全部呈现增长态势,特别是财政总收入在减税降费8000多万元的情况下,仍然实现大幅增长。

  ——实体经济转型成效凸显。东方、永东、铭福、永祥、泉稷5家企业进入全市“虎榜”,其中东方以排名46、永东以排名58、铭福以排名60荣登山西民企100强,泉稷公司荣获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全年累计孵化培育小微企业554个,超额完成任务160%,新增规上企业6家;“凤还巢”吸引各类返乡企业及小微企业140余家,总投资9.73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8个;超硬材料工具产业双创基地2万平米标准化厂房顺利完工。经济开发区初步完成总体规划和四至核定,建制和人员全部到位。东方48万吨无机纤维及其下游产品、威世腾15万吨岩棉生产一期、铭福钢铁1*20MW煤气综合利用发电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相继投产。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33项,总投资达102亿元,开工率87.9%,走在全市前列。

  ——乡村振兴战略强力推进。粮食总产2.6亿公斤,实现连续增收。国家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获农业农村部审批,板枣生产系统成功入选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成功申报省级农产品出口安全质量示范区,东位村珍果园“克伦生”葡萄出口肯尼亚,省级板枣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顺利开展。助推乡村振兴“1+11”工程全力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首批7个中转站投入使用,108公里“四好农村路”顺利完工,3647座农厕改造完成。160个益农信息社投入使用。长岭骨干坝除险加固,稷峰、翟店等乡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顺利实施,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覆盖全县132个村庄,受益6.5万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省领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村达到162个,占比84.8%,走在全市前列。

  ——大县城建设速度加快。稷峰街整治提升、县委广场改造、县法院搬迁等全面完成,大佛北路、育英小学、东环路、108国道人行天桥等工程投入使用;大佛文化园稷山塔、观景楼等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市政设施配套工程陆续启动;环城北路、富强街西延、火车站站前广场、城市供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城市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稷王庙广场拆建和劳动路拓通等工程有序推进;汾河国家湿地公园1000亩植被恢复项目完成,汾河堤防生态护岸工程全面开工,“一轴一圈一园一带”发展布局逐步凸显。民乐园、民悦园整治提升效果显现,县城三面环水、四边有林的生态格局持续巩固。“五城同创”深入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实现“三连胜”,翟店镇全国卫生乡镇通过验收评估,智慧城管系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城市内涵不断丰富。

  ——文化旅游产业有序推进。圆满完成中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稷山站火炬传递活动,成功举办第三届桃花节、第九届板枣文化节等活动。蒲剧电影《枣儿谣》荣获全国“优秀戏曲电影奖”,县团蒲剧《铁面御史姚天福》荣获第二届山西省艺术节暨第十六届“杏花奖”评选四项大奖。总投资30亿元的圣王山文化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前期规划已经完成。马跑泉村被评为“山西省首批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年旅游接待达274.8万人次,同比增长15.1%。

  ——三大攻坚战奋力开展。全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300余万元,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有效解决了饮水安全、危房改造等突出问题,2371人高质量脱贫。聘请专家团队把脉会诊,明确“两区三线”治理重点,深入开展了“百日清零”、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等攻坚行动,全面完成市上下达的秋冬防攻坚任务,中央、省、生态环境部督察反馈问题全面整改,13家重点企业提标改造顺利完成;稷山县污水处理中心保温提标改造顺利完工;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规模养殖场配套率全面完成省市下达指标任务;完成造林绿化3万亩,超任务5000亩;马家沟、苑曲、姚村三个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全省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现场会在稷山召开。安全生产、扫黑除恶、信访稳定、非法集资处置、疫病防治、食品安全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民生福祉全力保障。县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达到14.75亿元,增长5.9%。职业中学被评为“全省产教融合先进单位”,稷王中学被评为“全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学校”。2019年高考文理两大类二本B类以上达线946人。医疗改革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我县被确定为全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综合示范县,全国县域综合医改观摩团到我县观摩;县医院被评为“全国医疗服务价格和成本监测工作先进单位”,被国家卫健委确定为“全国300家已基本达到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的县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评价名列全省县级医院第一;中医院入选“全国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项目单位”;妇幼保健院综合楼、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体完工,医养结合工作全省领先,职业健康卫生监督护航走在全市前列。全县新建日间照料中心4个,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全覆盖,省市领先。城镇新增就业4548人,完成招聘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一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47人。低保五保、残疾人弱势群体等各类特殊困难群体优先重点照顾,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工作得到加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以法治促规范,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重大议题集体审议、重大决策备案审核制度,广泛征求法律顾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推进政府决策依法民主科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确保行政机关依法、透明、公开履职。坚持以改革促高效,按照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市县委全会的有关部署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围绕机构改革,进一步厘清各单位权责清单,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启动了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政务大厅全年办理审批和服务事项31.4万件,办结率100%。坚持以守正促廉洁,不断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以落实“两个责任”为抓手,广泛开展“四谈四讲”,对上级反馈、舆论报道、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开展深入调查、问题检视和反思剖析,时刻做到知敬畏、守底线,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宗旨意识、法治观念和为民情怀,锻造清正廉洁的工作队伍。与此同时,武装、信访、统计、县志、人防、治超、金融、档案、气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干部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成效。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倾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迎难而上、砥砺奋进的结果,是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和社会各界广谏真言、广集智慧、广聚民心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和人民团体,向驻稷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稷山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纵观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短板和不足,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体制性、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依然存在。产业发展方面,三大产业虽然实现了较快发展,但发展的体量、质量仍需提升,特别是一产的含金量、二产的含绿量、三产的含新量尤显不足;生态环境方面,植绿治污的力度空前、规模空前,但受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环保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发展环境方面,虽然我们努力推进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但固有的思想观念和干部的能力素质与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社会民生方面,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领域依然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加快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市委“五抓一优一促”工作主抓手和县委“六三计划”各项安排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突出“六稳”“六保”,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我县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财政总收入增长4%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7.0%;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增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6.5%左右和4.2%以内。其他各项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2020年,县政府在统筹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推进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聚焦转型升级,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转型为纲”。围绕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三化牵引”要求,既立足我县传统煤焦化冶、印刷包装、超硬材料工具、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加快企业整合升级、技术改造、产业链条延长,提高产品质量效益和整体竞争力,更积极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引进新业态,注入新活力,增加新动能。重点实施好铭福钢铁总投资28.2亿元的产能减量置换升级改造,梅山湖科技总投资12亿元的年产6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国昶新能源总投资12.2亿元的95MW光伏发电和70MW分散式风力发电,普优斯能源总投资4亿元的40MW分散式风力发电,永祥煤焦总投资1.85亿元的干熄焦及余热发电,秦晋铁合金总投资2亿元的1*24MW热电联产技改,美格誉和钻石总投资1.58亿元的年产5000万支硬质合金及PCD、MCD系列刀具产品,兆龙新材料总投资2.2亿元的年产10亿个塑料复合包装袋,广富新能源总投资1.6亿元的20MW风力发电等10大工业转型项目。同时确保40万吨焦化和省市确定的洗选煤产能压减淘汰到位。坚持“创新为上”。切实增强县域高新技术企业不多、创新能力不够、带动能力不强的忧患意识,出台奖励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建立科研团队,推进自主研发创新,扎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引进和认定等工作。力争今年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3家,用3-5年时间取得较大突破,形成全县上下竞相创新的浓厚氛围。坚持产业链循环发展。建立以经济开发区为依托的企业之间的产业和生态循环链,促进一体化循环发展。加快推进永东化工投资5亿元的4万吨煤系针状焦、威世腾岩棉3万吨复合板三合一生产线、北都碳材料6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成型等项目;实施好晟莱再生资源总投资3亿元的年处理20万吨废旧轮胎循环综合利用、华越建材总投资1.3亿元的年处理120万吨工业废渣加工等循环利用项目。

  各位代表,破解县域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转型是唯一出路,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转型为纲”这一根本,聚焦多元支撑、聚焦链条延伸,孵化和培育更多的产业增长点,推动经济发展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目标不断迈进。

  (二)聚焦改革开放,倾力拓展内外发展空间。坚持“改革为要”,以改革助推发展。统筹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财税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行政体制等各领域改革,以改革激发活力,增添动力。积极扩大对外开放,配合好韩-河-侯城际铁路修建、108国道改线等工作,加强与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经济特区、对外友好城市的交流沟通,不断提升稷山对外开放能级和水平。发挥平台优势,创建后发优势机制。充分发挥我县国家级出口纸箱包装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板枣公园、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农产品出口安全质量示范区等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国、省级“金字招牌”的外向宣传作用,加快推进总投资1.48亿元的国家板枣公园、汾河国家湿地公园、板枣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形成促进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有力支撑。完成稷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五规一核定”工作,实施好兴稷大道和振西大街翻修改造工程,出台绩效考核办法,加快“三化三制”改革,推动提质升级;加快超硬材料工具产业双创基地配套设施建设进度。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融资担保平台,积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创建区域品牌,以品牌拓市场。坚持质量优先,强化品牌意识,推进各行业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和原产地保护标志认证,不断提高“稷字号”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重点抓好稷山板枣、稷山麻花、稷山饼子、稷山鸡蛋等4个区域品牌提升和品牌价值评估工作,以品牌促开放、赢先机、争发展。

  各位代表,改革开放是发展的活力之源,前进中的藩篱唯有改革才能破除,发展中的难题唯有开放才能化解,我们要以坚定的信心和意志,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激活县域发展的一池春水,不断迸发前进的无限活力。

  (三)聚焦项目为王,着力强化动能转换支撑。坚持“项目为王”,明确任务抓落实。按照全省“五账法”和全市“五抓一优一促”及“五个一”机制要求,对表对标“1311”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要求,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不动摇,促进全县经济稳步提升,加快转型。今年我们谋划的68项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162.5亿元,年度投资65.4亿元,其中新建50项,续建18项;城建类16项,农业农村类11项,工业类18项,生态文旅类4项,基建民生类19项。要坚持把这些重点工程项目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县四大班子领导包联和责任分解机制,加强台账管理,明确挂图作战,全力抓好落实。持续加大力度,克难攻坚抓推进。紧盯土地和前期手续办理等要素保障问题不放,主动应战,敢于啃“硬骨头”,确保今年50项新建项目在一季度开工44%的基础上,二季度开工达到80%左右,三季度全部开工。续建的18个项目在全部复工的基础上强化跟踪协调,确保按照时序进度有序推进,早日投产达效。强化发展意识,全民动员抓招商。充分发挥我县合金材料、精细化工和彩印包装等既有产业优势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台作用,积极研究相关政策,把握产业转移动态,建立完善全县项目储备库、建设库、达效库和规划库“四库”。瞄准前沿发达地区、国有大型企业、产业化龙头型企业、基地型企业等,借助专业化招商机构,围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体量大、建设速度快、经济社会效益高、税收贡献大的“五好”项目,充分利用领导带头招商、小分队招商、产业链招商、以企招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活动招商、股权资本招商、委托招商和拎包入住等模式,建立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和奖励机制,促进更多好项目、大项目、新项目引进落地。完成全年引进项目签约资金150亿元,签约项目落地开工率40%,新开工固投项目计划投资25亿元、到位资金7亿元。

  各位代表,项目建设是支撑发展的重要载体,招商引资是提供发展动力的源头活水。我们要强化项目为王的理念,千方百计谋项目、招项目、上项目。紧盯重点领域,瞄准行业前沿,以实实在在的好项目、大项目顺利落地并投产达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夯基础、强筋骨、聚能量、促发展。

  (四)聚焦城乡发展,竭力建设宜居宜业家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围绕高标准、高品质、高效益“三高标准”要求,坚持规划先行,进一步优化县域粮食作物、板枣生产、畜禽养殖、蔬菜水果和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布局,推进形成优势产业广泛辐射,精小产业抱团集聚的发展格局。认真抓好稷峰、翟店等乡镇3.8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稳定粮食生产。认真抓好板枣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和板枣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以现代科学技术助推板枣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申报工作,搭建我县又一个省级平台,争取更多农业产业政策支持;同时再创建1个市级、6个县级示范园。实施好绿色循环高效特色农业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经济效益,推动循环发展。借助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契机,结合乡(镇)村实际,把握市场需求,统筹做好山楂、樱桃、鲜桃、花椒等产业的规模发展,形成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农村电商,促进全县农副产品销售。鼓励畜禽养殖规模化、集聚化发展,重点实施好晋龙集团总投资3.3亿元的200万只蛋鸡和100万只育雏鸡养殖等项目。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与高质量发展2020专项行动,围绕“一城一区三园六线”重点领域,强力实施拆违治乱,一体推进复垦、整修、绿化、硬化、棚化、美化等工作,实现全县城乡生态面貌发生较大改观。充分发挥财政奖补资金的撬动作用,推进贾峪、下柏、吉家庄等村打造美丽乡村,推动人居环境改善形成连片示范带动。不断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系统运行机制,确保长效运行。投资1亿元实施建筑、生活、餐厨垃圾处置配套项目,推进垃圾减量利用;完成2000座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加快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多措并举,切实解决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乱倒问题,推进集中有效无害化处理。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整合涉农领域资金、政策、项目,集中力量实施好投资2.65亿元的寺庄220KV输变电工程,下费汾河大桥改造、农村公路提升和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积极配合支持西范东扩坞堆泵站等工程加快建设。进一步深化涉农改革,持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动农民受益。推广全胜农场管理运行经验,进一步培育和规范产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惠民服务中心、庄稼医院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农民,形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发挥土地托管、土地服务作用,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

  加快推进“大县城”建设。坚持围绕“一轴一圈一园一带”框架思路,持续推进县城建设“东强筋、西壮骨、北爬坡、南跨河”,全力打造稷王文化名城。坚持以路网建设为基础,加快推进环城北路、富强街西延、稷峰街东延和108国道城西入城口改造四条东西主干道工程和劳动路、大佛路、建设路三条南北主干道拓通延伸工程,进一步打通“断头路”,畅通城市交通格局。坚持以品位提升为目标,实施好年度投资1.8亿元的汾河公园(汾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民乐园二期工程,进一步构建三面环水的城市生态布局。对城市出入口、主干道沿线、主要道路节点进行重点打造,实施好总投资8000万元的城市出入口标志、市政设施品质提升和生态绿地、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等工程,让稷山这座小城更靓丽、更舒心。坚持以完善功能为重点,加快实施城市垃圾处理、雨污分流改造、城东消防站建设等工程;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推进县城游乐园、城东全民健身中心建设,不断满足市民健身、休闲需求。坚持以精细管理为关键,“雪亮”工程平台为枢纽,围绕融媒体平台建设,持续整合交管、食药、治安、城管、医疗等各类数字智慧平台,推进城市管理和服务简约化、数字化、便民化。

  各位代表,建设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是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更是我们推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具体体现。要坚持共建共享,奋力投身城乡建设第一线,继续为打造富裕文明幸福美丽的新稷山再立新功,再作贡献。

  (五)聚焦全域旅游,致力推动文旅产业崛起。加快龙头项目建设。以大佛文化园建设、汾河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园(汾河公园)建设和圣王山景区开发作为推进文旅产业的重点龙头工程。大佛文化园建设,尽快启动塔阁装饰配套工程,加快方案审议论证,把握细节、突出特色,确保外观效果和工程质量;加快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实施好投资1.42亿元的大佛文化园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工程,推进景区规模初步成形;提升外围商业配套,持续推进大佛路三线入地和立面改造,启动总投资1.5亿元的大佛文化园文化商业街区建设配套工程,进一步拓展和丰富景区功能,打造精品景区。汾河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园(汾河公园)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拓宽投融资渠道,尽快实施生态修复、水利设施建设、市政景观配套、葡萄产业提升改造示范等工程项目,将汾河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园建设成全县“乡村振兴、产城融合、文旅融合、三产融合”的新型产业园区。圣王山景区开发,加快办理生态红线核定和土地规划调整等前期手续,推动社稷文化广场、集散中心以及进山道路尽快开工;推进蟠龙山省级森林公园、马跑泉历史文化村落等现有基础与景区一体融合,确保项目有条不紊顺利实施。精心打造特色文旅品牌。进一步整合全县各类特色地域元素,推进各类优势资源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中国农民丰收节平台,大力宣传和弘扬后稷农耕文化,加快建设国家板枣公园,完成公园入口标志性工程和板枣文化博物馆建设以及观景楼、公园道路等既有设施改造提升,进一步叫响稷山文旅品牌,切实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把收入惠及更多农民,提升“节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以文化创新为抓手,推进文旅融合。努力打造文化精品,精心创造编排大型民俗音乐鼓舞剧《五谷香》,让后稷农耕文化走出稷山,唱响三晋,走向全国。聚焦“硬文物+软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产业持续繁荣兴盛。切实加强文物保护与利用,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守正创新,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精品文艺文化作品,为发展全域旅游不断塑造肌理、丰富内涵、打造品牌。全力推进全域旅游格局形成。不断完善县域旅游总体布局,找准稷山在全省、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定位,加强与周边县市深度对接,积极融入全省文旅“三大板块”、全市旅游“三大核心品牌”整体布局,推动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享、收益共享。强化景区及县域餐饮、住宿、消费、交通等多方面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升游客的消费体验。充分借助融媒体平台,多端口、多形式、多角度推介稷山、宣传稷山,吸引更多的游客“打卡”稷山。

  各位代表,文旅产业是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消费经济的重要举措。我们要让稷山璀璨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明遗存活起来、热起来,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后稷文化在新时代萌生新枝叶、结出新硕果。

  (六)聚焦攻坚决战,奋力补齐全面小康短板。决战完胜脱贫攻坚战。紧盯剩余77户156名贫困人口,全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统筹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兜底政策,确保脱贫攻坚奔小康路上一人不落。要按照“四个不摘”重大要求,做好“防返贫”工作,完善产业带贫益贫机制,加大就业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力度,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坚决反对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扶贫资金使用,防止冒跑滴漏和截留挪用。精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蓝天保卫战中,要强化责任落实和“两区三线”重点区域空气质量问题精准攻坚,严格企业、投资项目环境评价,加强在线监测,加大处罚力度,所有整改不达标的“散乱污”企业全部取缔;持续巩固建成区散煤“清零”,重点完成省控监测点周边5公里范围内42个村10688户的清洁取暖及年度建筑节能改造等任务;启动经济开发区及县城周边村利用企业高炉煤气、焦炉煤气热电联产余热集中供暖规划;更大力度整治建筑施工工地、货运场、道路等扬尘及机动车排放污染,确保县城“二级”以上良好天数和各项污染减排指标全面达标。在碧水保卫战中,要进一步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汾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汾河柴村桥断面水质监测全年达标。全面完成汾河生态修复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好总投资7500万元的城东雨污分流改造,清河、化峪两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等工程。高度关注城镇、社区黑臭水体消除和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多渠道、多举措解决群众身边的水污染问题。在净土保卫战中,要推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调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排查整治,坚决落实县政府封山禁牧令,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采矿、挖沙取土、盗林伐木、烧木炭、烧石灰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全面完成县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严格划定落实“三区三线”、“三线一单”和主体功能区,实施“多规合一”。全面完成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年度2.5万亩造林绿化任务,争取达到3.5万亩。全方位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切实加强各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健全网格化、台账式监管模式和化解清单,做到全覆盖、无缝隙。重点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坚决打击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等金融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健全应急指挥体系,加强县域内救援队伍的有机整合,提高协同作战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改进信访调解维稳工作,持续开展扫黑除恶、禁种铲毒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扎实开展全县“三零”单位创建工作,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各位代表,攻坚必须要举非常之力,决战更要奋勇当先,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要以对人民负责,向人民交账的历史责任感,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确保三大攻坚战再传新捷报、再赢新战绩。

  (七)聚焦民生福祉,全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提质发展和职业教育特色发展。全面启动“县管校聘”改革,不断培育壮大和均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师教育资源利用集约化。加快推进县城新建初中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不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坚持大健康理念,启动实施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标准田径跑道和足球场建设等项目,年内要完成1个综合性田径运动场和4个足球场建设。持续推进县域医改综合示范县和区域医疗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全方位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加快新建妇幼院搬迁入驻、残疾人康复中心及综合配套建设工程全面完工和新建县人民医院开工建设;加大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及筛查力度;进一步巩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成果,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进医养结合,创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全方位提升我县医疗服务硬件环境和保障水平。着力抓好就业保障。建立全县域、多渠道就业支持保障机制,全力做好创业带动就业、技能人才培育、就业政策落实、劳务品牌输出等各项工作,注重高技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工作,开展引进大学生“春雨行动”,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的动态清零,有效提升群众收入。持续推进住房改善。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监管,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完成好稷王庙周边和劳动路沿线棚户区改造工程,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动态保障”工作,确保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全面加强社会保障。不折不扣抓好国家、省、市各项扶贫、扶助、救济、贴补等政策措施落实,完善县级配套,加强公共服务,重点关注低保、五保、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残疾人等社会弱势困难群体,关爱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扎实开展双拥优抚、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落实支援湖北医护人员相关待遇,统筹做好行政村合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等工作。

  各位代表,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常怀亲民爱民之心,常思安民富民之策,推动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人民、造福百姓。

  (八)聚焦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戮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各项工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持续关注国内外、省内外、市内外疫情防控形势,及时分析研判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有效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关切,努力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精准精确精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对重点返稷来稷人员加强排查,高度关注无症状感染者,按照“面上放开、点上精准,关口内置、网眼织小”要求,进一步查找工作短板,强化薄弱环节,堵住所有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漏洞。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积极解决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困难问题,加大各类市场主体支持帮扶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提高宏观把控能力,坚持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从而全面确保稷山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认真总结反思经验做法。适时分析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经验和做法,加强医疗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应急能力体系建设。

  各位代表,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全世界共同抗击的敌人,我们只有众志成城、勠力同心,不麻痹、不懈怠、不放松,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做好常态化精准施策、精准防控,才能打赢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经受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是政府的重大职责。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是顺应时代之需、市场之需、人民之需的必然要求。我们要进一步以改革转变职能,以创新提高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进一步强化政治站位。坚持党的领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政府党组班子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政府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能力。坚持重大事项的请示报告、依法决策和协商民主,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确保行政机关规范、公正、文明履职,推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执行力。

  进一步完善硬件支撑。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统领,推进政务办公和政务服务硬件集成。全面启动“OA系统”建设,推进无纸化办公,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效能;进一步完善政务大厅功能,深化“一门一窗一网一次”改革,推进审批服务自助办、便民服务就近办,有序引导和鼓励社会化服务机构与政务大厅实现有机衔接;对标全省“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一系统、一城墙”要求,加快推进硬件、技术配套,实现全方位对接互通。

  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加快推进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和“一枚印章管审批”工作。进一步理顺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公开公布权责清单,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加快审批服务流程再造和系统集成,落实我县《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容缺受理实施意见》以及《政府性重点投资项目“模拟审批”实施意见》,切实打通审批服务的难点、堵点、痛点。充分发挥“12345”政务服务和“13710”政务督查双平台作用,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

  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一把手”带头以上率下,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榜样示范,坚决杜绝各类庸政、懒政、怠政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清除“四风”问题滋生变异,坚决反对新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强化正向激励,推进基层减负,坚持结果导向,树立交账意识,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心无旁骛谋发展,聚力拼搏求实效,营造政府系统清正廉洁、实干争先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为政以公,行胜于言。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以昂扬的斗志、奋进的姿态、务实的作风,积极投身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稷山,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收官,实现“四基地一名城”战略目标而不懈奋斗!

  
名 词 解 释

   

  1、“四基地一名城”:是指我县将建设成为全国板枣产业基地、省级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中西部包装印刷文化产业及新兴产业基地、区域医疗大健康产业基地和稷王文化名城。

  2、“六稳”:是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

  3、乡村振兴“1+11”工程:是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牵引,开展“植树造林、人居环境整治、精准扶贫、壮大村集体经济、垃圾分类收集、生活污水治理、四好农村路、农村清洁能源、农村改厕、日间照料中心、农村饮水安全”等11项工程。

  4、“四好农村路”:是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5、“一轴一圈一园一带”:是指我县将稷峰街打造成为横贯县城东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轴;高标准规划建设稷王庙广场,并以此为核心打造中心城区商业文化圈,配套实施棚户区改造等工程,带动老城区提档升级;以稷山塔、观景楼等工程为牵引,加快大佛文化园建设,推动形成转型发展新动力;依托汾河公园建设,全力打造城南集农业、商业、旅游、休闲、文化、生态为一体的绿色发展经济带。

  6、“五城同创”:是指我县以文明县城创建为抓手,协同推进卫生县城、园林县城、食品安全示范县和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7、“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8、“百日清零”:是指从2019年7月1日至10月15日,在全省开展违法排污大整治“百日清零”专项行动。

  9、行政执法的“三项制度”:是指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10、“一枚印章管审批”:是指通过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现一个机构管审批、一枚印章发证照、一个大厅办成事,有利于提升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快捷服务。

  11、“三篇光辉文献”:是指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12、“五抓一优一促”:是指市委丁小强书记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全市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动员大会明确提出的“抓招商引资、抓市场主体培育、抓发展动能转换、抓项目达产达效、抓人才智力支撑、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转型发展”。

  13、“六三”计划:是指县委提出的打好“三大攻坚战”,不断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稷山的质量成色;走好“三条路径”,进一步校准稷山经济转型的方向重点;突出“三大支撑”,为稷山经济转型提供强劲动力;突出“三大重点”,更高水平改善稷山城乡面貌;促进“三个提升”,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坚决做到“三个过硬”,为全面建成小康稷山提供坚强保证。

  14、“六保”:是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15、“五规一核定”:是指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招商引资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四至范围核定。

  16、“三化三制”:是指全省经济开发区建设实现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实行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岗位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

  17、全省“五账法”:是指建账、理账、对账、交账、算账。

  18、“五个一”机制:是指“一季一签约、一季一开工、一季一观摩、一季一考核、一季一通报”的项目推进机制。

  19、“1311”重大工程项目:是指以黄河流域(运城段)创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为牵引,聚焦先进制造业和新材料、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三大优势产业,重点推进牵引性强、战略意义重大的100个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带动性强、示范意义重大的100个社会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

  20、“一城一区三园六线”:是指开展拆违治乱专项行动的重点范围,具体是一城(县城)一区(经开区)三园(大佛文化园、汾河公园、国家板枣公园)六线(运稷一级路、高速路、108国道、233省道、云丘山旅游路、闻合高速引线)。

  21、“东强筋、西壮骨、北爬坡、南跨河”:是指在城东新区提质扩容、老城区改造挖潜、向北拉大城市框架、推动城区规划向汾河南岸延伸拓展等方面做文章。

  22、“雪亮”工程:是指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23、全省文旅“三大板块”:是指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全省各地深入挖掘地上资源,高起点、大手笔谋划文化和旅游产业,着力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以大项目建设、大企业运作、大活动引爆,深化文旅融合,创新旅游业态,挖掘旅游潜力,让文物“活”起来、景区人气旺起来、旅游产业火起来,全力打造“全域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大旅游格局。

  24、全市旅游“三大核心品牌”:是指运城旅游发展重点打造的“关公”忠义诚信牌,大力发展全球华人圈祭拜关公行;“古中国”文化牌,大力发展“五千年文明看运城”根祖文化行和“黄河”风情文化牌,大力发展沿黄自驾游观光行三大核心品牌。

  25、“四个不摘”:是指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座谈会上提出的“贫困县党政正职要保持稳定,做到摘帽不摘责任;脱贫攻坚主要政策要继续执行,做到摘帽不摘政策;扶贫工作队不能撤,做到摘帽不摘帮扶;要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摘帽不摘监管”。

  26、“三零”单位创建:是指在全省范围开展的“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村(社区)、企业、单位创建工作。

  27、“县管校聘”改革:是指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都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28、引进大学生“春雨行动”:是指吸引高校毕业生到稷山就业创业,服务稷山高质量转型发展行动。

  29、“OA系统”建设:是指一种应用于办公领域的新型无纸化办公系统。它利用计算机、通信等现代化技术来数字化地创建、收集、存储、处理办公任务所需的各种信息,代替办公人员传统的部分手动或重复性业务活动,极大地优化以往复杂、低效的办公室工作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改善工作环境。

  30、“一门一窗一网一次”改革:是指群众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只进一扇门”,实行“一窗受理、一网联办”,“最多跑一次”。

  31、“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一系统、一城墙”:是指我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要求,一朵云,指全省统一的政务云;一张网,指全省统一的政务网;一平台,指政务服务在线平台;一系统,指全省统一的政务信息系统;一城墙,指保障数字政府运行的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