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县社区服务中心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时间:2025-03-03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为深入贯彻落实《法治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山西省贯彻落实法治建设年度报告制度的规定》要求,2024年以来,稷山县社区服务中心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夯实法治根基,着力补足法治短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扎实推进高质量法治社区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一、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压实法治工作责任。一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坚持学深悟透,通过讲座培训、党员大会、机关全体干部会议等形式,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今年以来,组织各类法治理论学习、培训12次。组织社区24名干部参加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参考率及优秀率均达100%;二是始终把法治思想融入社区各项工作中,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发展、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严格落实“三重一大”民主决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坚决执行集体议事班子成员全员发言制和“一把手”末位表态制。三是全力打造法治人才队伍。搭建小区“说事议事平台”,由网格员、业委会、物业、在职党员、志愿者等组成民调团队,聚焦居民生活“琐事”,开展现场调处、现场答复、说明告知等服务,做到快速处置、快速办结。搭建楼院“巡访观察平台”,由单元长、巷道长、退休干部、志愿者组成“巡访人”团队,定期巡访、时时关注。由60岁以上经常健身的老年群体组成“观察哨”团队,随时预警、迅速报告。今年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8余起。
(二)围绕“群众满意”,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打造法治品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优势就是把城乡社区基础筑牢。”社区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是联系党、政府和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今年以来,我单位结合工作实际,推出“1234”工作法,“1”是1个理念;“2”是两颗心:初心和爱心;“3”是三化管理,联动化、网格化、精准化;“4”是四个融入,组织融合、资源融汇、治理融入、服务融心。建立常态化“双报到”制度,推动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全覆盖,常态化参与社区和所居住小区治理。以创建党建品牌为抓手,突出服务融心,推进“普惠式”共享。积极推动各社区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平台载体,倾力打造“党建邻聚力·幸福零距离”党建服务品牌,切实做到精准服务,凝聚力量,温暖人心,推动社区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坚持依法宣传,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依托活动载体,持续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教育、“民法典宣传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宣传日等主题活动,全面推进法治社区建设;持续推进特色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建成一处民主法治长廊,使法治文化和法律知识有机结合;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普法文化活动30余次,居民参与2800多人次,普法安全集中宣传25次,发放法律、反邪教警示教育、防电信诈骗等宣传资料5500余份,辖区居民“学法、知法、尊法、守法”的意识明显增强,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打通了法治建设“最后一公里”。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法治学习有待提升。机关全体干部对于法治方面的学习,有时候还是停留在学习了、知道了的基础层面,但是对于法治知识的深层次联系理解不够,如何更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有所欠缺。二是依法解决矛盾纠纷能力有待加强。对于解决问题方面受限于法治知识,有时候工作中还是存在经验主义,不习惯于遇事找法,依法用法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今后工作中,我单位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领会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要义,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担当。一是加强法治学习,提高法治工作能力。坚持把法治学习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强化重大决策部署学习,不断提高法治思维。二是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的传播优势,将法律知识、法治案例以生动有趣、简洁明了的短视频形式展现,如制作系列“说法”短视频、开展线上法律知识竞赛活动等,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与影响力。三是加强依法治理,提高依法解决问题能力。坚持问题导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形成解决问题讲法、依法、靠法的法治导向。
稷山县社区服务中心
2025年2月20日
稷山县人民政府